芒种时节雨量充沛,气温显著升高。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、冰雹、大风、暴雨、干旱等。
芒种过后,“艳阳辣辣卸衣装,梅雨潇潇涨柳塘”。华南进入一年降水量最多的时节,长江中下游先后进入梅雨季节。
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,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,大部分地区的人们,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。
芒种有三候:一侯螳螂生;二侯鵙始鸣;三候反舌无声。
节气农事
到了芒种节气,“南岭四邻禾壮日,大江两岸麦收忙”,农田里往往是一片繁忙景象。
一方面这个时候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;另一方面芒种也是农作物种植时机的分界点,过了这一节气,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。
忙夏收
芒种时节麦已成熟,若遇连雨天气,甚至冰雹灾害,会使小麦无法及时收割、脱粒而导致倒伏、落粒、穗上发芽、烂麦场。
必须抓紧一切有利时机,抢割、抢运、抢脱粒,“收麦如救火,龙口把粮夺”正形象地说明了麦收季节的紧张气氛。
忙夏种
民间有“芒种不种,再种无用”“芒种插得是个宝,夏至插得是根草”这些谚语,是因为夏大豆、夏玉米等夏种作物的生长期有限,
为保证到秋霜前收获,必须提早播种栽插,才能取得较高产量。
忙夏管
芒种节气后雨水渐多,气温渐高,棉花、春玉米等春种的庄稼已进入需水需肥与生长高峰,不仅要追肥补水,还需除草和防病治虫。
否则,病虫草害、干旱、渍涝、冰雹等灾害同时发生或交替出现,春种庄稼轻则减产,重则绝收。
节气习俗
送花神
百花开始零落,此时举行祭祀花神仪式,饯送花神归位,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,盼望来年再次相会。
安苗
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,把面捏成五谷六畜、瓜果蔬菜等形状,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,作为祭祀供品,祈求五谷丰登、村民平安。
煮梅
在南方梅子成熟,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,难以直接入口,需加工后方可食用,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。
挂艾草
把艾草从田里割回来摆放在自家的门口,或者艾草晒干点燃,用于驱除蚊虫。
打泥巴仗
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,每年芒种前后,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,集体插秧,边插秧边打闹,互扔泥巴。
晒虾皮
毛虾正值产卵期,体质正肥,肉质正实,营养价值更好。人们将芒种期间晒成的虾皮称之“芒种皮“。
今日芒种,逢此时节
栀子花开,麦黄梅熟
愿你种下快乐,收获幸福